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2014
编号:13478061
艾灸结合健康宣教对大学生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5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2014
     2.2两组治疗前后PSQI总评分的比较

    两组治疗前的PSQI总评分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(表4)。

    2.3两组临床总体疗效的比较

    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.70%,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.59%,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(表5)。

    3讨论

    近年来,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日益增高,其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,医务工作者不断地在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。目前,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处理,即给予患者镇静安神类药物,这类药物会导致患者头晕、记忆力下降、乏力等不良反应[15]。

    中医并无睡眠障碍这一症状名称,一般将其归于“失眠”范畴,也称为“不寐”“目不眠”“不得卧”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认为,“卫气不得入于阴,常留于阳。留于阳,则阳气满,阳气满则阳跷盛;不得入于阴,则阴气虚,故目不瞑。”说明睡眠障碍的总病机为阳不交阴、气血失和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396 字符